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问题是指青少年所表现的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或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对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问题(张文新)。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问题多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成瘾行为、内部心理失调及与外部环境关系失调等。这里仅谈网络游戏成瘾、精神分裂症和自杀倾向、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
一、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成瘾属于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网络成瘾又被称为网络性心理障碍。
(一)网络成瘾者的主要表现
网络成瘾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困扰和伤害。
第一,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网络使用。青少年持久地渴望玩电子游戏,游戏冲动失控甚至难以减少游戏时间,乃至上网游戏几乎占据所有时间和精力。
第二,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第三,一旦停止网络游戏会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现象包括较高的抑郁和焦虑,出现行为障碍和社交问题,乃至放弃重要的社会角色,放弃学习和工作,造成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危机等。
第四,在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虚拟感受反过来会强化无限上网的欲望,造成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二)网络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过程
初期,患者会出现精神依赖;渴望上网,如不能如愿就会产生极度的不适应,出现烦躁、焦虑、暴躁等症状;
中期,出现躯体依赖:表现为头昏眼花、疲乏和颤抖、食欲不振等症状;
再后,出现严重的心理社会问题:正常活动瘫痪,学习、工作、生活均受到严重影响,乃至出现生活自理障碍、认知能力下降、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暴力倾向和暴力行为等严重后果。
(三)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1.网络游戏本身的特征
网络游戏具有娱乐性、互动性、虚拟现实性等特点,可以匿名,又具有不受现实生活交流方式限制的自由度,因此对青少年很有吸引力。网络和电子游戏是双刃剑,青少年在游戏中获得益智与促进能力的同时,往往不自觉地陷入网瘾而不能自拔。
2.青少年本身的特点及个体的人格特征
青少年自制力比较差。自我保护、心理抵御能力弱而容易沉溺于游戏中。那些在人格特征方面具有高焦虑、低自尊、抑郁倾向的青少年更容易网络成瘾。
3.家庭环境不良和学习压力过大
家庭中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使青少年经受慢性而又长期的心理困扰;在学校学习压力过大,尤其是对学校生活适应不良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较多,而产生情绪、认知和人际关系失调,他们就会借助网络来舒缓压力、寻找安慰,逃避现实中遇到的困境。
二、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现有:思维紊乱,不能控制情绪、人格混乱,扭曲现实或者与现实脱离联系等。青春发育期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先兆:在真正患病之前常常表现出社会行为退缩、交往困难、敏感、固执并缺乏幽默感等现象。
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遗传因素所致。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的效应,不是遗传精神分裂症本身,而是遗传易感性。二是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迅速带来的种种不适应、不平衡以及困惑和危机感。这些消极情绪的长期积累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青春发育期性机能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初恋失恋等诱因而导致患者常有对性的妄想等,也是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自杀倾向
自杀这一心理社会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关注。我国的调查数据表明,中国已属于世界上的高自杀率国家之一,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达28.7 万人,有 200 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是我国全人群的第 5 位死因。更值得关注的是,自杀是 15 ~34 岁人群的首位死因(王声涛)。
据国外调查,13~14岁的学生中有自杀意念者占 29%;我国的调查显示,15~26岁的学生中有自杀意念者约占 18%(范存欣)。16~24 岁的自杀成功人数比率远高于15 岁以下。
自杀倾向的性别差异:在国内,无论是自杀意向还是自杀行为的发生,女性均明显高于男性(梁军林);自杀已遂的男性青少年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1;在自杀方式上,男性多采取“刚性”方式,如跳楼、自缢等,女性则多采用“柔性”方式,如服用大剂量的安眠药、服毒等;从抢救效果来看,男性的自杀举动多造成死亡的后果,而女性的自杀方式比较容易被抢救过来。
(一)造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
1.心理障碍
据研究,青少年自杀者中90%都有心理障碍,其中尤以抑郁最为常见。
2.家庭环境
父母关系不和、父母离异,父母教育方式不良,不懂得、不理解青少年的成长烦恼,对他们采取消极、拒绝的态度,不能给儿童以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家庭暴力导致严重的亲子冲突等,这些家庭压力使脆弱的青少年无力支撑继续承担压力的勇气和信心,从而迷失良好生活和未来前途的希望。
3.学校的强大压力
学习上的压力、学业上的失败、教师的高压和惩罚、对青少年自尊心的严重伤害等,使脆弱的青少年个体难以“坚挺”地在集体中“适应”下去而寻求解脱。
4.不能面对个人遭遇的问题
如初恋失恋、与异性朋友发生感情上的纠葛和冲突,对违法和犯罪后的恐惧,还有被同伴拒绝、被社会排斥,使他们倍感痛苦、孤立和无助等都会加强他们的自杀倾向。
总之,无论具体情况如何,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期需要面对各种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这使他们的烦恼突然增多。如果处于不良的环境和条件下,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反而会被积累起来,进而导致心理崩溃,最后“逼使”他们采用自杀的方式寻求解脱。
(三)自杀倾向的先兆
青少年在自杀前往往会表现出一些先兆。他们会表现出各种严重的抑郁症状,如情绪极度低落,不与家人说话,躲避朋友,极度失落。在行为方面,他们开始梳理过去曾经出现过的麻烦的人际关系,将自己的财物整理并馈赠他人等。在言语方面,他们有时以暗示的方式表达出来,如说些与亲人、朋友告别的话,或者说“我活着没意思”“我想死”“我想知道死是什么滋味”“我不会再为这事烦恼太久了”等。
如果周围的有关人员,特别是父母,对这些自杀先兆信号有所警觉,及时进行“心理救助”,在很大程度上会避免自杀行为的发生。
四、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违反社会规范和社会行为准则或从事各种违犯法律的行动等,属于反社会行为和犯罪。青少年的违法行为的比例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人要高,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据资料统计,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更加严重的趋势,其主要特点表现为:
第一,犯罪率增加。20 世纪的后 10 年,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中的平均比例为46%,近几年所占比例在增大,年增加率超过5%。
第二,犯罪年龄呈下降趋势。在 2000 年前后的 5 年期间,我国青少年作案年龄平均下降 2 岁,14~16 岁犯罪状况日益增多,13~14 岁儿童明显增多。第一次失足儿童的年龄呈下降趋势。
第三,犯罪在性别上有女性增加的趋势。
第四,未成年人作案特点日益呈暴力化、团伙化趋势,犯罪类型集中在抢劫、强奸和盗窃,这类犯罪占全部犯罪类型的八成以上。社会中的闲散青少年等群体违法现象突出,并且构成青少年犯罪的主体。
(二)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及预防
1.有些家庭成为滋生儿童反社会行为和犯罪的温床
近年来,在我国失和、失教、失德、失才的家庭有所增加,这些问题家庭往往容易“造就”问题儿童。此外,失学、辍学问题也对青少年违法带来严重影响。据少管所和监狱的数据,有近27%的犯罪青少年来自破碎家庭,有近 50%的犯罪青少年没有
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最新统计显示,父母离异家庭的子女犯罪率是键全家庭的4.2倍。
2.同伴因素和群体压力里
在青少年期,青少年与同伴交往的社会关系需求增强,同伴的影响逐渐取代父母的影响。青少年惧怕被同伴排斥,害怕被集体拒绝,所以许多犯罪是在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产生的。
3.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自身因素
青少年期,尤其是青春发育期的基本矛盾是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的矛盾。基于此,他们强烈要求表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在行事过程中又经常遭受挫折。这使他们情绪波动,逆反心强,容易冲动,甚至导致矛盾的激化。于是,他们在强大的诱惑和压力下,再加上心理抵御能力的脆弱,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便容易走向歧途。
父母、教师和其他重要成人,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成长苦恼、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一定要真诚而又细心地关注、了解、理解,帮助他们进行选择,引导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良好的发展途径。从儿童自身的发展路径着眼,应从小抓起,步步抓好;从儿童的发展环境而言,这是一项从家庭到学校、社区,再到社会等多方面配合的系统教育工程。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而又积极的发展是所有父母、教师和成年人的天职。
联系我们:
座机: 028-86582751
手机: 13308003284 13308004812(微信同号)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双顺路1号蔚蓝天地2期2栋三单元101(地铁4号线,西南财大站D口附近)
Copyright © 2020-2021,
www.cdxrxl.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 成都希瑞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蜀ICP备17018366号-1